一、成本法和权益法分配股利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格始终保持初始成本,不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改变而进行调整;权益法是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同比例调整,因此,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时,成本法需要确认投资收益,而权益法则需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由于,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投资方已经将其确认在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账户中,因此,在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就不能重复记投资收益了。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要记入投资收益账户。
二、何故权益法分派现金股利?
由于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会相应的减少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值产的公允价格,在横线登记式账溥中登记增加数。借,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再做会计处理。 因此我们应该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格: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一般不做账务处理,投资单位应该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应付股利
三、分配股利属于何者会计要素?
分配股利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由于分配股利是对企业实现的利润在提取盈余公积后对股东进行的分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一方面,增加了应付股利,也就是负债的增加,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也就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此,分配股利本质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减少。
四、分配股票股利会计分录?
1.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应收股利
3.宣告派发和实际发股票股利无需作帐务处理,由于宣布和分发股票,既不影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它只是在股东权益账户内部,把一个项目转为另一个项目,即减少了留存收益,增加了股本。获得股票股利的股东,虽然所持有的股票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公司中所占权益的份额并未发生变化。
五、权益法下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分录?
投资方会计分录:
1.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应收股利
3.宣告派发和实际发股票股利无需作帐务处理,由于宣布和分发股票,既不影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它只是在股东权益账户内部,把一个项目转为另一个项目,即减少了留存收益,增加了股本。获得股票股利的股东,虽然所持有的股票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公司中所占权益的份额并未发生变化。
二、被投资方会计分录: 1、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贷:应付股利 2、宣告分配股票股利不做账务处理 3、在实际发放时: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付股利贷:现金4、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或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
六、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怎样?
1 会计分录应包括现金股利的借记和应付股利的贷记。2 分配现金股利的缘故是给股东发放公司的盈余,并且股利是一种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奖励和利益分享方式。因此,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将应分配的股利计入负债,直到分配时才能将其转换为实际的现金支付。3 借记“现金股利”账户,贷记“应付股利”账户,以记录这笔交易。如果公司使用股票支付股利,那么应将“股利支付”账户进行借记,而“股票股利”账户进行贷记。
七、向股东分配股利会计分录?
向股东分配股利的会计分录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在股份制企业里,只要盈利,每年都是要给股东分红的,也就是分配股利。由于在股份制企业成立是,其注册资本都是由股东出资的,因此每年度要把本年利润转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接着按照每位股东出资比例分配给股东。
八、以存货分配股利会计分录?
1.以存货分配股利的会计分录为:借 应付股利,贷 库存商品(或原材料),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以存货分配股利,按税法规定,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即将自产、委托加工收回、购买的货物作为股息、红利分派给投资者时,此行为视同销售。
3.本分录中,贷方存货的金额按账面价入账;应交税费的金额按存货市场售价?税率入账。
九、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下分配现金股利有何区别?
成本法只有在分配股利现金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只有在有利润的时候确认收益,因此分配股利不做为投资收益接: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十、股利分配的概念?
股利分配如下:
1、现金股利是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
2、财产股利主要以债券、股票等公司拥有的其他企业的证券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
3、负债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必要时发行公司债券抵消股利;
4、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发行的股票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